耐水性差是Mn4+激活氟化物红色荧光粉迫切需要解决的瓶颈问题。目前,外层涂层、阳离子交换(CE)、表面钝化(SP)等策略相继提出,但处理效果有限,主要原因是难以完全去除表面容易水解的Mn4+离子。
为了显著提高氟化物的耐水性,2021年,刘如熹团队提出了一种新方案——还原辅助表面再结晶(RSRC)法,成功构建出无Mn4+外壳的KSFM@KSF核壳结构,克服了难以完全去除荧光粉表面容易水解Mn4+离子的问题。经RSRC法处理的K2SiF6:Mn4+的量子效率(IQE)为99.95%,在水中煮沸后,IQE仍然保持在96.7%。
图1 KSFM-RSRC的耐水性。(a) 简单的RSRC处理操作;(b) 经CE和RSRC处理后氟化物晶体沉淀的光谱,插图为在蓝光照射下的滤液;(c)煮沸后KSFM(左)和KSFM-RSRC(右)荧光粉颜色和发光;(d) 荧光粉煮沸前(F、G、H、I)和煮沸20 min后(B、C、D、E)的PL光谱,(B、F)KSFM、(C、G)KSFM-CE、(D、H)KSFM-SP、(E、I)KSFM-RSRC;(e) KSFM-RSRC在不同反应时间下和沸水中的相对发光强度;(f)抑制从Mn4+到表面缺陷的能量转移;(g) 样品BCDE在水中的发光强度变化图,插图为荧光粉在常温水中放置0~360 h。激发波长均为460 nm。
表1 各氟化物的吸收效率(AE)、内量子效率(IQE)和外量子效率(EQE)。
将KSFM、KSFM-CE和KSFM-SP进行对比。RSRC、SP和CE处理后的荧光粉发光强度分别为KSFM的97%、100%和97%,基本保持一致。煮沸后,KSFM-RSRC、KSFM-SP、KSFM-CE和KSFM的发光强度为原荧光粉的96%、65%、31%和25%。在室温下,将KSFM-RSRC放入水中浸泡360 h后,荧光粉粉体颜色无明显变化,发光强度仍保持在94%,远高于KSFM(57%)、KSFM-CE(68%)和KSFM-SP(82%)。此外,K2SiF6:4.57%Mn4+的IQE为95.33%,经RSRC、CE和SP处理后,IQE值分别达到了99.95%、94.99%和94.16%;而对于高浓度Mn4+(9.14%)掺杂的KSFM(KSFMh),IQE从53.73%增加到67.55%。综合对比分析,RSRC法形成的壳层更能有效抑制Mn4+到表面缺陷的能量转移,提高荧光粉的量子效率。
图2 (a) KSFM(B)、KSFM-CE(C)、KSFM-SP(D)和KSFM-RSRC(E)的Mn2p XPS测量光谱;(b) 反应5 小时后,KSFMh-RSRC的HAADF-STEM图,元素映射图显示了不同元素的分布;图(c)为图(b)中,(1)和(2)区域的SAED图
RSRC法所构筑的无Mn4+外壳具有高耐水性。从KSFM、KSFM-CE、KSFM-SP和KSFM-RSRC样品的Mn2p XPS光谱中可以看出,在637~647 eV和650~657 eV区域检测到两个宽发射带,分别归因于Mn2p3/2和Mn2p1/2。每个波段都存在有两个峰,其中强度更高的是氟化物中的锰,另一个是氧化物中的锰。未经处理的KSFM表面具有高含量的锰元素分布,经CE或SP处理后,锰元素的XPS信号有所减弱,表面锰元素部分去除;RSRC法处理的样品Mn2p XPS曲线平坦,未检测处表面锰元素。为了进一步验证KSFM-RSRC荧光粉的真实核壳结构,采用扫描透射电镜(STEM)和能谱分析(EDX)检测核壳界面。结果显示,经RSRC处理5个小时的KSFMh具有800 nm的壳层,并且没有在外层观察到Mn元素分布。
综上所述,刘如熹团队提出的RSRC法成功地构筑了无Mn4+外壳的KSFM@KSF核壳结构,有效提高了KSFM的耐水性,处理后的KSFM的量子效率为99.95%(原量子效率95.33%),在沸水中浸泡20 min,量子效率仍保持在96.68%,这一研究提供了一种强化Mn4+掺杂氟化物红粉耐水性的新策略。
点击“阅读原文”获取原文链接
撰稿:廖直建
编辑:李燕
校审:杜甫
资料下载: